你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组织架构 > 创新团队 >
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

点击率: 更新时间:2014年05月05日

团队1名称:混合动力技术

   以自主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推动环保节能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为目标,建立包括混合动力耦合装置设计、整车能力管理及控制、系统匹配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协同创新团队。支撑长安汽车成为全球一流的汽车企业,以超强动力与超低能耗、超低排放为目标实现混合动力在长安汽车目标车型上的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全面推动自主品牌汽车的环保节能进程。提升重庆大学在混合动力及应用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秦大同

重庆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专长:混合动力系统匹配及其综合控制

刘  波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专长:汽车设计与制造

任  勇

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专长:混合动力系统整车集成及制造

周安健

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专长:混合动力系统整车集成及制造

彭  晖

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专长:车辆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控制

甘海云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研高工,专长:混合动力系统测试及性能评价


团队2名称:汽车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以建立和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安全可靠性设计能力为目标,利用高精技术改进汽车安全可靠性设计仿真模型,提高正碰、侧碰和偏碰等模型精度;建立汽车零部件/子系统/整车三个层次的广义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升汽车安全可靠性设计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支撑长安汽车建立世界一流的整车安全可靠性设计能力,推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成为国内汽车安全共性技术研究和法规及公共领域评估标准制定的中心。提升重庆大学在汽车安全可靠性设计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张根保

重庆大学教授,专长:汽车系统广义可靠性控制

赵  会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总工,专长:汽车整车安全设计开发体系

石晓辉

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教授,专长:汽车零部件可靠性设计

陈可明 (顾问)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安全总监,专长:国有汽车安全评估标准制定

Priya Prasad(顾问)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工程院院士,专长:世界汽车安全前沿研究及其中国化


团队3名称:汽车电子与智能化

   研发高速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核心技术,满足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高密度、轻量化与高效率等战略需求;通过测控技术与电驱动技术的系统集成,填补动力总成的高性能实时在环测试系统设备的国家空白;为全面电气化与智能化的未来汽车提供:整车控制器、电磁兼容、智能安全与节能驾驶、车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的交互技术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支撑。协同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技术研发实验室,支撑中国汽研建设世界级的动力总成测试能力。承担长安等整车电气化与智能化的大型开发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陆  帅

重庆大学教授,专长:高密度电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在环测控系统研发

李银国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教授,专长:汽车电子与智能化技术研发

马  军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专长:汽车智能化与移动互联技术

张  浩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专长:动力总成在环测试系统的集成与测试


团队4名称:汽车NVH

   以现代汽车振动噪声的测试、仿真、分析与评价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为目标,重庆大学协同中国汽研和长安汽车,共同研究汽车声源识别理论与应用技术、汽车NVH性能预测、匹配与优化、动力传动系统振动噪声与进排气系统噪声仿真分析、低噪声车身结构设计等关键问题,形成汽车NVH数字化协同平台,显著增强中国汽研与长安汽车在NVH研究中的测试、服务与开发能力,突出振动噪声特色,使长安汽车的NVH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自主品牌汽车品质的全面突破。提升重庆大学在汽车NVH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邓兆祥

重庆大学教授,NVH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专长:汽车NVH应用关键技术研发

李传兵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专长:NVH性能预测、匹配与评价及数字化平台

董红亮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研高工,专长:车身结构、动力传动及进排气系统振动噪声仿真与设计关键问题


团队5名称:高性能发动机

   与长安汽车和中国汽研院协同,进行高性能车用发动机汽油直喷、增压中冷和可变气门集成设计制造的研究,以应对中高级轿车直喷增压汽油机动力系统的巨大潜在市场和发展前景。支持重庆市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掌握汽油直喷、增压中冷和可变气门集成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完成汽油缸内直喷、增压中冷、可变配气正时等技术的组合应用和集成创新,实现自主品牌汽车在动力总成研发方面的重大突破,逐渐打破国外对涡轮增压汽油机先进技术和中高级轿车市场的垄断,加速实现产业化生产满足汽车市场的巨大需求。


主要人员

                        简   介

张  青

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副院长,专长: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产品的自主开发

周恩序

重庆大学教授,原福特汽车德国亚森研发中心发动机专家,专长:缸内直喷/增压/DVVT系统集成及高效涡轮增压器系统匹配等基础性技术研究

李静波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部长,专长:排放控制与先端测试

师胜杰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专长: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离心式机械增压器技术研究


团队6名称:高性能传动系统

   以构建高性能传动系统自主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打破国外汽车变速器(特别是自动变速器)核心技术壁垒作为目标,建立包含高性能传动系统结构设计、匹配控制、动态分析、电控、换挡品质、标定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协同创新团队。使青山工业全面掌握自动变速器核心关键技术,提升设计、分析、试验、试制、验证、匹配六大能力,形成行业领先的车-机-器一体化研发体系,把青山工业打造成世界一流变速器企业,并为长安汽车提供高性能的传动系统。通过协同创新,提升重庆大学在车辆动力传动与控制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李培军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专长:样机设计、标定、台架测试、制造

陈兵奎

重庆大学教授,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专长:传动系统匹配控制及性能分析、优化

杨志斌

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所长,专长:样车开发及性能测试


团队7名称:汽车热管理系统

   重庆大学协同超力高科,攻克整车热管理技术、重点突破发动机冷却技术、车用微通道高效换热技术、混动汽车电动空调系统和乘员舱热舒适性评价等关键技术。提升整车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提升超力高科等重庆汽车热系统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支撑超力高科成为长安汽车等国内外各大整车企业热系统供应商。提升重庆大学在汽车热系统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朱  恂

重庆大学教授,杰青,专长:汽车热系统传热、流动、材料基础研究

陈苏红

重庆超力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专长:汽车热系统,样件,实验测试、工业化生产

吕妮娜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高工,专长:结合具体车型进行热系统实际测试与验证

秦  健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专长:车辆热系统设计及制造


团队8名称:轻量化结构设计

   结合轻量化成型加工和热处理技术,以开发汽车轻量化结构设计平台,推动轻量化结构设计平台在系列车型上的应用为目标,建立包括力学结构分析、多目标数值优化、成型加工及焊接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协同创新团队。更新长安汽车参数化模型平台数据库和核心技术,实现该平台在设计长安汽车目标车型上的应用示范,全面推动自主品牌汽车的轻量化进程。提升重庆大学在结构分析、数值优化及应用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胡  宁

重庆大学教授,专长:轻量化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发

黎予生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总工,专长:轻量化结构设计平台开发、轻量化结构的加工/成型

赵清江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研高工,专长:轻量化结构设计方法评价

郭佑民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资深技术专家,专长:轻量化结构关键技术


团队9名称:车用铝合金材料及应用技术

   以开发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推动铝合金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为目标,建立包括汽车轻量化设计、铝合金材料的制备、塑性成型及焊接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协同创新团队。支撑西南铝业成为国内外汽车用铝合金材料供应商,以轻量化为目标实现铝合金在长安汽车目标车型上的应用示范,全面推动自主品牌汽车的轻量化进程。提升重庆大学在铝合金材料开发及应用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刘  庆

重庆大学副校长,教授,长江学者,专长:材料及应用关键技术研发

黎  勇

西南铝业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专长:铝合金材料工业化生产

林  林

西南铝业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专长:铝合金铸轧技术

刘  鹏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研高工,专长:轻量化设计、铝车身塑性成型及焊接

周  佳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研高工,专长:铝合金材料及构件成型性能评价

韩维建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亚太区科研主管,专长:汽车用铝合金标准及评价技术


团队10名称:车用镁合金

   结合重庆市汽车产业中的轻量化需求,针对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在轻量化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工艺,有效集成将轻量化结构设计、材料优选、成形工艺优化和高效制造、零部件服役性能评估等关键环节,以增强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综合性能,建立车用镁合金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到成型和应用的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团队,进一步扩大镁合金零部件在自主品牌汽车上的应用,提升重庆汽车轻量化水平和效果,提升重庆大学在镁合金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潘复生

重庆大学教授,国家镁合金工程中心主任、杰青,专长:材料及零部件的应用基础与技术研发

万鑫铭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经理、研级高工,专长:镁合金材料及零部件服役评价

刘  波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博士,专长:轻量化结构设计、零部件应用及路试


团队11名称:产业规划与服务

   围绕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要求,以科学规划汽车工业产业结构,研究汽车服务产业重点与发展路径,提高汽车产业基础研发服务水平,提升重庆自主品牌汽车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建立包括汽车产业规划、汽车现代服务、汽车基础共性研究平台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协同创新团队。与长安汽车和中国汽研协同,结合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重庆市汽车产业链的布局现状,集成汽车零部件产业、整车开发制造、汽车物流服务供应链、汽车后市场等核心环节的趋势与要求,按照区域产业链发展的空间、规模,合理布局产业,提高区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重庆大学在产业规划、现代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水平。


主要人员

                            简  介

王  旭

重庆大学教授,重庆现代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专长:产业规划、现代服务关键技术研发

任  强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专长:产业规划、现代服务、路谱建设

谢  飞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经理,专长:汽车后市场、风洞建设、共性平台


团队12名称:先进制造技术

   围绕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对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共性需求,开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实现支持长安汽车、青山工业等大型集团企业内外部协同设计的PaaS、IaaS、SaaS 技术架构与支持平台系统;开发和示范应用基于大数据优化的智能MES,实现企业精细化生产变革;研制出汽车用齿轮数控加工装备及智能控制生产线。全面推进重庆市汽车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增强重庆汽车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人员

                            简  介

王时龙

重庆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专长:先进制造关键技术

张劲松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艺部部长,专长: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

周  舟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经理,专长:汽车用智能控制生产线

彭天河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研高工,专长: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

欧  健

重庆理工大学教授,专长:先进制造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