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前沿论坛第20讲在重庆大学A区第八教学楼103教室顺利召开,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邀请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作了题为“内燃机节能减排解读——兼谈替代燃料”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汽车工程学院周恩序教授主持,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贺岩松出席讲座并颁发了“汽车工程前沿讲坛奖牌”。参加讲座的还有汽车学院的研究生们。
姚春德教授首先向大家解读了近几年国家颁布的节能减排文件,并将内燃机的发展简史向大家做了介绍。他指出,在雾霾频袭的今天,机动车不可谓没有“贡献”,在许多大城市中,机动车废气对雾霾的贡献率达到了30%。同时,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8.3%。因此,作为传统机动车的动力源,内燃机节能减排的意义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后来他谈及内燃机替代燃料的发展,并对极富潜能的替代燃料——甲醇做了重点介绍。他表示,将甲醇与柴油混合作为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具有非常高的可实现性。这种混合燃料不仅可保持发动机的动力性不变并且其排放性能较传统燃料更好,更重要的是甲醇作为一种不含硫的清洁燃料,其储存、运输方便,原料丰富。
讲座接近尾声,在场师生积极与姚春德教授进行问答交流与讨论。姚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认真的回答并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不少同学表示讲座很好的拓展了知识面,激发了研究兴趣。
姚春德,博士,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办(2013)12号文件《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主要起草者之一,工信部甲醇车试点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和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