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新闻 > 正文
中心新闻
汽车工程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设计——汽车工程前沿讲坛第19讲
点击率: 更新时间:2016-04-14

作者:黄嘉玮

2016年4月7日上午十点,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邀请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可靠性总监江永瑞博士在重庆大学A区主教学楼504教室作了题为“汽车工程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设计——汽车工程前沿讲坛第19讲”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贺岩松主持,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郭钢出席并为江永瑞博士颁发了“汽车工程前沿讲坛奖牌”,同时对江永瑞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江永瑞博士长期致力于可靠性方面研究,他于1983年毕业于美国威士康辛大学,主修工程力学,曾作为兼职教授任教于美国Oakland大学,承担车辆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现担任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可靠性总监,是中国国家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主任、潍柴动力技术中心副主任、首席技术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常委委员。

汽车工程中产品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是决定产品质量十分关键的两项内容,如何设计出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的产品也是整个行业技术的一个缩影。江永瑞从可靠性的研究范畴、故障树分析法(FTA)和电动车的可靠性三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和讲解。可靠性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学科,它既需要丰富严谨的理论支撑,也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可靠性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使用时间及完成规定功能时,其失效率最小,维修性好,有效度高,经济效益好,经济寿命期长。并且在可靠性设计中,还需要进行可靠性预计,这是一种预报方法,在设计阶段即从所得的失效率数据预报零部件和系统实际可能达到的可靠度,预计这些零部件和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因此做为可靠性设计工程师,需要具有把握全局的能力。

同时,江永瑞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故障树分析(FTA)的方法,可靠性中故障树分析是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它用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和转移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门的输入事件是输出事件的“因”,逻辑门的输出事件是输入事件的“果”。它采用逻辑的方法,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特点是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它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最后向大家介绍了电动车可靠性设计,江永瑞用实例向大家讲解,他列了一张详细的分析表,表里面有各个部件需要分析的数据,各个部件之间可靠性寿命之间的关系,让大家都更加理解可靠性工程中的严谨性。

讲坛结束前,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江永瑞博士都进行了一一回答互动,

上一篇: 汽车工程前沿论坛第20讲顺利召开
下一篇: 汽车工程前沿论坛第18讲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