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互联网+近来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各行各业会议、论坛都在学习工业4.0,但是大多数都还只停留在解读概念阶段,而具体到企业可以实实在在落地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没有多少人去讲。应重庆大学科技处王旭老师邀请,重庆思欧(SOA)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万钦老师4月14日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向同学们就如何正确认识德国工业4.0以及工业4.0三项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如何去实现,进行详细的讲解分享,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开始,于万钦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德国工业4.0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历史,德国的工业四代(Industry4.0)利用信息物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而对应的中国提出工业2025,对未来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进行细致的描述。
讲座进入正题,于老师详细的介绍工业4.0的三项集成,他指出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集成是实现工业4.0的重点也是难点。
结合整个框架内容,于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大数据、云平台在未来工业4.0的用武之地,并就公司成功案例向同学们做大量的分享,在风趣幽默的实例引导下,生动的将未来大数据将如何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出来。在讲到端到端集成时,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SOA如何来实现工业4.0的三项集成,从门户(界面)、BPM业务流程管理、ESB企业服务总线三个方面展开介绍,并向同学们讲解SOA架构与CPS网络架构的完整框架。
会后,同学们向于老师提出了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其中黄禹鑫同学问道:在追赶工业4.0道路上,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会不会越来越大,在制定标准方面中国稍有欠缺,会不会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于老师首先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光明道路,也指出中国大杂烩式的发展会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未来的发展,工业4.0必将成为工业前进的必经之路。徐新闻问道:德国工业4.0的提出,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智能化生产,减少一切人力劳动,但是在劳动力极其密集的中国,实现完全智能化的生产,会不会造成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数据挖掘与未来工业智能化生产应如何衔接,大数据云服务将如何提高生产服务效率效率。于老师就同学们的问题,结合自己在公司处理问题的经验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