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动态
特斯拉开放全部专利引行业巨震
点击率: 更新时间:2014-06-27

2014年06月16日 09:59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专利技术,都是要藏着掖着,为的是保持技术领先,确保市场优势。可是,有的公司却宁肯把它公之于众。

6月12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所有特斯拉公司持有的专利将开放。于是,特斯拉公司总部门口的那一堵专利墙将被拆掉,当然,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将不会对任何诚心希望使用他的技术的公司提起专利诉讼。

特斯拉的这一份声明在行业内引起强烈震动,在本周股市最后一个交易日,新能源车、锂电池等板块纷纷飘红,大部分涨停。那么,特斯拉开放全部专利,并称欢迎全球车企来“抄袭”。这是在和业内对手叫板?还是CEO马斯克互联网思维的体现?行业内又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埃隆马斯克在他的声明中开头就说:昨天在我们公司总部门口还竖立着一堵专利墙,今天为了专利开源行动和发展电动车产业,我们决定把这堵墙拆掉。 特斯拉将不会对任何诚心希望使用他的技术的公司提起专利诉讼。一直以来,特斯拉靠豪华电动车赚钱,特斯拉去年销量达2.25万辆,其市值在过去12个月中 升高了一倍多,至250亿美元。投资者相信,特斯拉未来将有强劲增长,实现高利润率。特斯拉目前有轿车ModelS,SUV车型Model X,对于特斯拉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有这样的评论。

董扬:我曾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仔细看过这个车,并不是电池技术的突破,选一个非常成熟的笔记本电脑电池,组成了一个很好的电池系统,电动汽车成本高,但是他选中了“有钱人”,如果把它当奢侈品来卖,它的价格就不高了,并且包括服务设施的提供,这方面他都同步做的挺好的。

截止今年年初特斯拉共计拥有203项专利,另有280项专利仍在报批过程之中。特斯拉将共享专利技术给任意一家汽车企业,包括自己的竞争对手。 在国内,特斯拉和比亚迪一直处于隔空叫板的状态,作为对手比亚迪是怎样看特斯拉的专利的?以特斯拉的“超级充电”专利技术为例,30分钟内所充的电量可以 让特斯拉Model S跑270公里,这项技术就是马斯克计划开放的专利之一。

对于这项技术,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认为:个人觉得充电不存在什么专利技术,而且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你的车卖的越多,整个社 会和国家的充电配套会跟着你走的,我现在是中国国内电动车保有量最大的企业,现有的城市充电设施的建设都是依据我的来的,进入中国的话,特斯拉的量很有限 的,你是小众人群,我是大众人群,电网的配套肯定是谁的产品越多就紧着谁,所以我觉得是特斯拉要不要用我的充电站,我的充电标准,我的已经很快了,充电的 话你把充电电机的功率放大,充的就快了,这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而在特斯拉拟开放的专利中,其他汽车厂商还可能会用到的就是电池组构建技术,特斯拉的电池采购自松下,而特斯拉电池组由多个小电池单元组成,通 过电源控制软件来防止这些单元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据称特斯拉用数年的时间才完成该技术的研发。对此,李云飞认为这倒是他独有的,但是跟使用的电池种类有关。

李云飞:中国国内都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安全性很高,他用的是笔记本电池,他那个电池热稳定性很差,所以他会针对这种情况衍生出来用一种技术 来解决,我们选择的路跟他不一样,我们所采用的电池种类不会遇见这种情况,很多国家的电动车电池都是磷酸铁锂电池,大家一致觉得磷酸铁锂电池是最爱犬的。

埃隆马斯克表示,他此举是因为很多汽车厂商都没有开发长距离续航的电动汽车。多数车型每次充电后的续航时间只有160公里左右,不到特斯拉 Model S最长续航距离的一半。的确,对于那些想做电动车但是没技术或者做了电动车但技术不好的绝大多数企业,特斯拉专利的开放无疑是打开了一座武器库,埃隆马斯 克希望,专利的分享可以创建一个规模更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新浪汽车副总监、总主笔、未来汽车实验室创始人高巍分析认为:特斯拉把专利技术放开,其实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埃隆马斯克本身就是做互联网出身 的,当时发明互联网那个英国人,他把技术开放了,才造成了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推进和革命,特斯拉做电动车,本身也是对传统汽车和出行方式的一个推进和革命。

和互联网技术的分享不一样,汽车是一个已经存在100多年的产品,发明汽车的公司如今还健在,目前,丰田、日产、大众、福特、宝马这些行业巨头 都在加紧开发电动汽车产品,例如日产旗下纯电动车聆风的总销量在全球已突破10万辆,而它的价格也远远低于特斯拉的Model S。

高巍:特斯拉这么做既是符合互联网精神也符合对传统产业彻底革命的趋势,这其实是一种必然,毕竟特斯拉销量还很小,他如果想和传统汽车抗衡的话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开放这个技术,才能让电动车的门槛越来越低,更普及化,才能更有利于电动车普及的速度。

上一篇: 半年销量数据两极分化 自主品牌重新洗牌
下一篇: 构建体系,或是自主品牌蜕变之路